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

帶著手機去取勝:Pokemon Go


在2015年9月,網上公佈一段關於寵物小精靈的新遊戲,讓世人驚訝的是,你也可以在現實世界捕捉小精靈。這,就是Pokemon Go。

大概的背景和玩法就不詳談了。甚麼香港「通街都係波音蝠」這類議題也不分析,這是免費遊戲必然的元素,難度「周街係超夢夢」你會更開心嗎?

為了這篇文章,我特意下載玩了數天,本身因為任天堂就譯名事件的態度令我永久Blacklist她,與Konami一樣。我說過不會花任何錢於她們身上。不過,Pokemon Go席捲全球,都算是手提界或甚「遊戲界」的盛事,就好好客觀的評價和分享對這款手機應用程式的感受。

Pokemon Go簡單上手

Pokemon Go的目的可分兩種,收集所有寵物小精靈、當上道館掌門人。這兩項成就與過往Pokemon的單機遊戲沒分別。不過前者只會短期內做到,因為要使這遊戲得以生存,就會不斷加插新版精靈,這點下文再述;而後者亦是短期目標,因為你的對手是全香港甚至全世界的玩家,能夠賺取道館獎勵也要「還神」,道館太容易被打下來,其實使人繼續挑戰,就只剩下獎勵的虛擬貨幣。

雖說現時的Pokemon Go未有大型更新,但新鮮感已經蓋過各人的理智。就香港而言,人人低頭的習慣更甚,變本加厲的是會突然煞停捉精靈,早前更有上千人到摩士公園捉啟暴龍。引發的問題不是此文討論核心,不過一班人一窩蜂做同一件事,除了「瘋狂」也沒有更貼切的形容了,而一些「促進社交」、「落街帶狗散步/運動」等,大家心知只是沉迷當中的藉口,讓此等不理知行為堂而皇之地做。當中合適與否由讀者判斷。

說回Pokemon Go,基於與其他免費的手機應用程式相似,都是免費和強調收集為主軸,當中大家不斷努力地捉精靈、培養進化,為的就是一剎的滿足感。同時玩法就是周圍走,然後拋出精靈球這類簡單動作,比較要求控制感的是打道館(筆者打過一次,可以說是亂打,仍未掌握如何出大招等),與PAD轉出combo、Fate這類卡牌RPG講求戰術而言相對直接,當人人也能夠做到的時候,分野就在於獲得一些特別強和特別稀有的物品。

手機遊戲最終目的:課金

運氣,這類程式很強調「運氣」,這關乎應用程式的遊玩方法不能大複雜、組成部分不能太多,務求人人只花數分鐘就能掌握玩法。因此,技術要求較低之下,能夠讓人「中毒」的就抽!抽稀有道具、物品,這可以讓你花上一天;一個月甚至半年也未必得到的部分,就是在朋友間炫耀、遊戲進程中得到他人無法獨及的滿足感,驅使你不斷玩、不斷抽,然後一步步踏進廠家的賺錢大門:「課金」。

老實說,任天堂也只是一間商業機構,和其他公司無異,目標只有一個:從你的錢包中取錢。所以十居其九的「免費」手機應用程式,最後最後也只希望你課金,當中無所不用其極,如限定道具、武器、關卡、等等獨佔而罕有的部分。

當你迷上遊戲,就會付錢,加上現今在程式上交易方法,已經方便得讓你不自覺地按下購買鍵。沒錯,這就是手機應用程式獲利的營運模式。

看看這刻,大師球、稀有精靈等也未出現,相信任天堂早已留一手,反捕捉玩家的心態。

然而這次Pokemon Go能夠瞬間瘋魔全球,成功之處可概括兩點:

1.品牌效應。

任天堂的Pokemon自老遠的黃版遊戲、到卡牌、玩具週邊到今時今日的手機應用程式,都能夠容易牽起熱潮。當中的普及程度是久遠開始建立出來,情況如Sanrio等的卡通人物一般,只要有「嘜頭」,始終「唔會死人」的。(除了開拍真人版,十出九死。)

2.手機配合AR熱潮。

正如上文所言,手機的使用率早年已經超越家用電腦,從應用程式的開發及下載率、或是遊戲廠商的發展趨勢都已見端倪。而配合上AR技術,成功實現了各位大小朋友的夢想:將現實生活能夠和遊戲的場景設定融合。再加上有前朝「Ingress」的技術根基,讓此款遊戲大行其道。(筆者有另一篇文講述Ingress:Google踩過界:Ingress)

手機遊戲應用程式的生存之道不外乎兩種:保持更新,讓玩家保留新鮮感;與其他品牌Crossover,吸納其他Fans入坑。此兩點大部分的應用程式如PAD、神魔、Fate/ Grand Oder、白貓、仙劍等均可見到。

不過Pokemon Go要如PAD這類「皇道遊戲」的生命週期得以延續。首要的是解決Bug,部分GPS定位不精準、經常彈App和Hang機等問題。除此以外,PG更需要保持更新,精靈的種類、特別是稀有精靈不用多說;然而,始終手機應用程式偏向簡單直接,相對而言運氣高於技術考量,所以增加玩法如網上流傳的「繁殖」、「交換」、「道場爭奪」等,也是必須要走的路向。

最後,PG能否將任天堂成功在手機平台佔一席位,關鍵性因素是利用本家家用機的優勢。這點好像有點滑稽,但卻是任天堂成敗的鑰匙。

雞和蛋的問題:任天堂善用自家優勢

大家有留意家用機的消息動向,大概也知道市場都是由Sony的PS與MicroSoft的XB分庭伉禮,任天堂的Wii系列幾乎節節敗退。而有一定打機年資的讀者,都了解到任天堂自紅白機、超任以後,一直最為自居的是手提遊戲機,而手提機連Sony和MS也不能或未敢去挑戰任天堂,當中的分野就是在於遊戲的獨佔和流行性。

這刻說歷史恰似沒有作為,但細心回顧,任天堂當年在手提機界隻手遮天,某程度上因為其自家的遊戲品牌擔起龍頭角色,御三家Mario、Pokemon、Zelta都是其獨佔遊戲,某程度上是遊戲主機相輔相承,間接開拓了「出街都打機」的新發展。

好了,今天人人都有手機,而且娛樂媒體已不再局限「遊戲」,如何讓人能乖乖的在街上捉精靈甚至課金?這斷然是由Pokemon Go玩的人帶回家用/手提機的層面,例如遊戲帶預購有限定精靈或道具,反之亦然。事實上這做法十分普遍,所謂「預購遊戲」送DLC等,也只是一組Code,對任天堂甚至開發團隊不會構成很大的負荷。若真這樣合作,再以新主機NX作招徠和做勢,這果真對任天堂能否於世界遊戲舞台東山再起,有著決定性的影響。

不過暫時看來,任天堂對產品輸出的感效沒太大信心,還是先賺日本本土那一桶金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