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CFEk6Y8TmM&feature=html5_3d
筆者我倒也要承認,在我的家用機遊戲生涯中,Capcom發行的遊戲尤其多,特別是動作遊戲。今日要介紹的,就是聲名大噪的Grand Theft Auto。
初代GTA

GTA皇朝之始

由於當時的Playstation成為家用機的主流,因此Rockstar於2001年首次將遊戲以家用機PS2為第一機種,及後再開發成PC版,而這款遊戲正是GTA3。
GTA3是首款利用3D技術製作的GTA遊戲,以主角行動為鏡頭焦點取代前作的「鳥瞰」式視點,為最主要的改動。此舉不但能讓玩家真正體驗「城市」生活,在駕車、步行、做任務等活動皆更為方便,視野更廣闊。另外,在遊玩畫面的左下角增加「小地圖」,用以顯示玩家身在的地方區域,更重要的是能微細地顯示小路、目的地、任務地方的標示,讓玩家一目了然。GTA3也善用PS2的強大功能:即時的繪圖運算、24小時的時間、氣候變化、車輛的損毀程度、市民或其他人物的動作等,也比前作有相當的進步。當然前作的優點和傳統皆保留下來,使GTA3成為當年美國遊戲銷量第一,直到2002年還是佔著第二位;據統計在2008年GTA3錄得超過1400萬的驚人銷量;GTA3的「成就」,還使遊戲類別中增添了「暴力和性」,也是這個系列的「標籤」。
樹大招風,引起非議
正因「自由度」三字,玩家用GTA3中可任意罔為:隨街殺人、搶車、搶劫、衝燈、引發車禍、大型爆炸等無出其右。這些在遊戲做的「現實中不容許」行為,使遊戲曾引起各批維道人士、家長等投訴,指GTA「影響小孩心智發展」,認為他們會東施效顰。澳洲的電子媒介審查部門曾一度禁售GTA3,而在美國亦曾因為兩位年青人稱受GTA3影響而殺害他人,而引起法律的糾紛,要求刪減有關元素甚至禁止發售;事實上,遊戲發生的事件,正正就是取材現實,因此最終法庭並沒直式對Rockstar方面提出起訴或採取有關之法律行動,但由GTA3開始,其內容已經引起社會的關注,以及對電子遊戲內容審核的重視。
GTA3的成功,使Rockstar無視一切道德倫理的責備聲音,繼續發展整個系列;而在2002年推出「外傳」Vice City。當時不少玩家認為此作為所謂的「GTA4」,只是日後推出以「第四集」為名的遊戲,才認為VC是一套獨立遊戲。VC的版圖為以兩個大島嶼和三個小島(現實中的邁亞密藍本)組成的Vice City,新加的元素包括可駕駛電單車和小型飛機、更多的支線任務(除了前作的的士、消防車、救護車等,還可外賣薄餅、街頭賽車、快艇比賽、接送妓女、參與室內賽車、花式電單車比賽等),以及購買住宅以保存遊戲進度,還根據住宅的大小,可保存心愛的車輛甚至進行塗鴉(改變車身顏色);而收集要素如100個Hidden Packages、車輛還保留下來,耐玩性大大增加。
GTA系列之後如何發展?當中除了「自由」以外還有何值得成為「大作」呢?下篇待續。
開首的古典音樂,正是在GTA3內可以聽到。想不到Liberty City的市民還喜歡古典音樂,還要是現場版本呢!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k747EAx4b8
再加一首Rockstar為遊戲而製作的歌曲,由虛擬樂隊Frankie Fame主唱的See Through You(內容還帶點不雅的,but it's a really good song.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xr8wmt9ABw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